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学习困难
B
行为障碍
C
人际关系障碍
D
自我意识偏差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社交恐惧症是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人际关系障碍,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题干中,刘东与人交流时,想把事情说清楚却越说不清楚,正是社交恐惧症的体现。故 C 项符合题意。
A 项: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一类综合征。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 项:行为障碍是指个体的行为出现异常表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项:自我意识偏差,即所有自卑、自负、自我中心、孤独、嫉妒等对自己不正确的认识都属于自我意识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C。
相关试题
43.15周岁的初二学生张某因多次违纪被学校 “勒令退学”,一学期后,张某要求复学,学校不同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小丽常对其赋予意义后再记忆。小丽采用的是复述策略。( )
“苹果”“香橙”“桃子”等概念的掌握对形成“水果”这种概念的影响属于同化性迁移。 ( )
41.林杨是xx县XX镇人,今年6周岁,因身体发育迟缓需延缓入学,林杨父母提出延缓一年入学的申请,有权批准该申请的机构是( )。
4.从该案例得到的启示有( )。
8.实践取向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是( )。
9.为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
8.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学生易结成小团伙,造成班级不团结,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反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
5.“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质量如何,可以有很多的标准来衡量,但根本标准乃是教育目的”。这表明教育目的具有( )
22.未经监护人委托或者同意,幼儿园不得给幼儿用药。( )
25.1岁的明明不知道“猫”这个声音符号代表着什么意义,当家长多次指着路边的小猫说“猫”,他渐渐明白“猫”这个声音符号代表着他们实际看到的猫。根据奥苏贝尔对知识的分类,这是( )。
3. 针对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