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稳定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题干中的教师根据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采用直观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体现了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以及每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要求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这要求教育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49.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32.关于综合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指的是( )。
59.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
15.新教师上讲台由于紧张而引起的慌乱属于( )。
27.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一些认知活动,例如默写、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这属于( )。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的研究重点是( )。
56.某现任教师,因故意犯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其教师资格( )。
52.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
五、案例分析(共2题,每题10分。)66.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应聘为某中学教师,她一到岗就认真备课、讲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好,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小李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讲,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她经常采取罚站、不许进教室听课等方式惩罚他们。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对小李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24.一位教师非常注重反思,经常会想“同事们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得怎么样?”这名教师目前属于( )。
13.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属于学习动机理论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