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1)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且损害必须是学生在学校或者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即行为人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学秩序及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客观事实存在。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 (2)学校违法行为。即学校实施了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假若学校的行为没有违法,则不承担法律责任。 (3)学校主观上须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4)学校行为须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学校的违法行为是导致损害事实发生的原因,损害事实是违法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前者决定后者的发生,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相关试题
30.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要求是( )。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学家是( )。
班级组织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 )
五.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43.生活中人们常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学生要获得知识,不能没有复习,但是复习却要讲求方式和方法,要适度。请问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27.按照我国教育法规的纵向形式层次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第二款“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的规定属于( )。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2.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分期理论。
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从而导致有些学生产生"书呆子"的偏向,这是考试的( )。
25.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制定( )。
18.小敏近段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拾好……这些行为表明她有( )。
21.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它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