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260
B
280
C
300
D
3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将甲烧杯中溶液的1/3倒入乙烧杯,此时乙杯溶液为100+200=300克,浓度为(100×60%)/(100+200)=20%,设混合后将乙杯中x克溶液倒入甲杯,此时甲杯浓度为45%=(200×60%+20%x)/(200+x),解得x=120,可得这时甲烧杯内的溶液有200+120=320克。故本题答案为D项。
来源
2016年10月29日事业单位联考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
①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②不过,随着人们防尘要求的提高,纱布口罩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③实验证明,具备足够层数的纱布口罩能够滤除相当一部分粉尘和细菌④在环境改良难以完成的背景下,找一副靠得住的口罩就成了最实用的个人防护方式⑤起初,人们使用多层脱脂纱布制成的口罩进行防护⑥纱布口罩厚实而吸汗,可重复使用,易于洗涤,价格便宜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李某,患有慢性胃炎,在王医生的门诊治疗长达半年,其胃病不见好转,转而来到同一医院的周医生的门诊要求治疗。李某要求周医生改变治疗方案,以便尽早康复。周医生采取以下哪种做法较为恰当( )。
某护士遵医嘱为患者抽血,患者并未拒绝,但抱怨说:“你们就知道抽血!每天抽我一大管子血,把我都抽虚了,还是不知道得啥病!”对此情景,护士如何回应更为恰当?( )
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概括的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对于认识的具体内容并不明确,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包括对行为本身、行为对象和行为结果认识不明确三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犯的是( )。
【例2】“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户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地球一小时”能减少的用电量主要来自照明用电。据统计,照明用电量约占用电总量的12%,其中只有部分用户参与熄灯活动。因此,在活动中减少的电能消耗量是微乎其微的。有市民据此认为,“地球一小时”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市民的看法?( )
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用以描述某类科普活动的动机,大意是指如果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可能是因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相对欠缺——因为不懂,所以恐慌。科学家的对策便是对公众进行科学普及,他们坚信一旦公众了解了细节知识,熟悉该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便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类科普行为也有专门的称谓,即“公众理解科学”。这一行为的立场和首要目标受益者实际上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这段文字的关键词可以归纳为( )。
关于下列标识所代表的机构,说法正确的是( )。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成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独立书店的数量已经连续多年下滑,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会,知名书店关张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实体书店这样的文化场域,在网络化、商业化的大潮面前不断_____,让热爱文化的人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
深度阅读是一种以提升学识修养、理论思维、工作能力等为目的,提高知识源覆盖面,深入理解和思考,增强知识点之间关联性的阅读形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深度阅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