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全体公民
B
全体人民
C
18周岁以上的公民
D
18周岁以上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在全球“智慧风潮”和相关政策的激促下,我国很多地方纷纷提出创建“智慧城市”的口号,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培育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民就业、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但是,应当看到,目前的“智慧城市”实践多处于概念构建期,人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也不仅仅局限于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智能城市或数字城市层面,各大媒体出现的“智慧城市”也让人难以区别哪些是城市营销的手段,哪些是城市建设的实况。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7.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拆屋效应的是( )。
木版年画曾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年画几乎已无迹可寻。这些改变,不仅使年节少了许多味道,也使木版年画的手工技艺面临生存的危机。如果其不能应世而变,终将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但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木版年画又不应在商业过程中肆意改变,那么与社会适应又不失人文内涵就成了新的课题。这段文字想要传递的信息是( )。
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衡。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比如确保大学在设置专业时经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集体论证。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推动并尊重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给专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之后,社会在评价高校专业时,才能有可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而不是把就业率的红牌等同于“专业不好”。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29.2011年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人数的比重,较上一年约增加:
10.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 )
13.下图所代表的物体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与“图一:图二”逻辑关系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3.下列关于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6.2021中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启动仪式上,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确定为( )。
49.下述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的是( )。
44.社会保障是通过( )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11.昼∶夜